行行出狀元(步步精心系列之四)第 49 章 章節
就纏着她了。」賀元很平靜地說道:
「如果我沒有攬下這樁事,為她打點一切,我相信,她仍然有辦法在達成她進京的目标之後,安然脫身而去。她……沒有那麽需要我的幫忙。」
「怎麽可能『她一個女孩子,扮男裝考科舉,往大了的說就是欺君之罪,這種事一旦被揭發,就算不是死罪,也得削去良籍改為賤民,流放三千裏,遇赦不赦,終生不得回京!沒有你幫忙,那就是她的下場!」
「相信我,阿娘。小雲她既然敢扮男裝,就肯定能将她女性的身分隐瞞一輩子。瞧,進京兩個多月,硬是沒人看出她是女孩兒。我問過賀明柯銘等人,也問過太上皇以及小皇子,這些經常與她一同蹴鞠玩耍的人,誰也沒覺得她該是個女孩子。」說到這裏,賀元白皙的面皮隐隐發紅起來。曾經無意中觸碰過白雲胸部的右手猛地發麻,還熱辣辣地,不由得悄悄在袖子裏緊握成拳。
永嘉公主自是沒有發現兒子的異樣,哼道:
「她如何能隐瞞一輩子?一輩子不嫁人生子啦?就算如此,她的家鄉誰不知道她是個女孩兒?有心人一查,她總有一天得暴露出真實性別,只是時間推後幾年,終究逃不過欺君之罪。」
「她生長的那個村子,村民異常團結,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賀元簡單地對娘親說了幾個事例來說明小歸村的特殊性,看娘親聽得張口結舌,不禁輕笑道:「阿娘,您瞧,正如我對皇上說的:若他不起用白雲,不僅是朝廷的損失,日後可能還會是朝廷的災難。我是不會讓小雲被砍頭的,而小雲身為小歸村的人,又如此聰明機敏,只要活着,就會活得很好。就算把她流放三千裏,她八成也能組織起那些流犯一同占地為王當土匪去,搞不好幾十年後,又創造了另一個小歸村。」
「……阿元,你喜歡上的,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女孩兒?」永嘉公主都氣到沒力氣生氣了,恹恹地問道。
「我喜歡的,是可以與我并肩同行的女孩兒。」
永嘉公主望着兒子臉上那罕見的柔和笑意,雙眼因含情而顯得非常迷人,不由得有些吃醋道:
「反正,我是不會喜歡她的!」哼。
「您當然可以不喜歡她。但我保證,只要您愈了解她,就會愈覺得她實在是個有趣的人。您不會讨厭她的。」
「憑什麽這麽說?」自古婆媳是天敵,男人永遠不會懂。
「因為我是您的兒子,我的長相性情都随了您。我喜歡的,也正是您會喜歡的。」賀元走近娘親,伸手攬住娘親的肩,滿眼盡是孺慕地看着娘親道。
永嘉公主抿唇,企圖忍住噴湧而上的笑意,卻怎麽也掩不住眼中滿滿的笑意,終于忍不住拿過一柄團扇,輕輕拍打兒子的肩膀。
「巧言令色的臭小子!別以為給你娘我灌迷湯,就能哄得我兜下你所有惹來的麻煩。你且等着,改明兒皇上整治你時,我一句求情的話都不會說!待你阿爹從東海任滿調回京城,到時提着軍棍要揍你,我也是不攔着的。還有,要是那白雲的身分鬧得滿京城皆知,引來風言風雨無數,我也是不理會。」
賀元輕笑道:
「皇上那兒,多重的懲罰,我都生受着,半點不求饒;待阿爹回來,見着了新媳婦,高興都來不及,怎麽會揍我?最後——」他思索了下,道:「阿娘,我認為皇上不會揭發小雲的身分。」
「為什麽?」憑什麽皇上要為犯欺君之罪的人遮掩?
「因為皇上舍不得不用她。」賀元胸有成竹地道:「試卷上的策論寫得好,頂多能證明這些進士們的才學紮實;但只有在當廷親口考較,君前奏對時,還能表現出色,臨機應變者,才是皇上真正需要的人才。我敢保證,只要皇上親自考較過小雲之後,就會下定決心保她。」
「哦?她的才學當真如此之好?」永嘉公主不信。她的兒子才是最好的!
「當然好。她所讀的書,都是我給她挑的;她的見解不凡,都是這十年裏我們在信裏吵架吵出來的。我把知識傳授給她,我造就了她這樣機敏出色、口齒伶俐。阿娘,她就該是我的人。」
永嘉公主想了想道:
「阿元,不是為娘的潑你冷水。我總覺得你因為太喜歡白雲,所以對她的評價失之中肯。若她真這樣出色,又怎麽會去考狀元招惹出這天大的麻煩?老實說,想要救趙思隐,不見得一定要告到禦前。就算她不願麻煩你,那麽她可以直接找上趙思隐,把證據給他,讓他悄悄地清理門戶。說起來,這也不過是昭勇侯府其他庶子癡心妄想襲爵,以致于遭到北蠻人利用罷了。這種事,不讓皇帝知道,暗自解決了更好;昭勇侯府的是非已經太多,不該再讓皇帝對他們印象更差了。」身為皇室中人,永嘉公主對政治的敏感度也是很高的。
賀元聽完娘親的分析,輕笑出聲。
「小雲雖然是趙思隐的妹妹,但她這輩子卻是打定主意不認的,所以從來沒有考慮過去與趙思隐接觸。她會來京城考狀元,兒子也要負一定責任的;這幾年來,為了逼她上進,在信裏可吵了不少架。」
「就算你把責任全攬在身上,也別想要我對她多一分好感。」
「不,我只是在說事實。小雲做一件事時,總會考慮可以從中達成多少目的。為了應付我而來京應考,我覺得很榮幸……好好,別打,我接着說正經的!」賀元笑着躲開娘親拍來的手掌。「這麽說吧。如果她以一個鄉野青年身分進京找任何一個官員呈上趙家庶子的通敵證據,若是沒有被當成胡言亂語地打出去,就是索性當成可疑的同黨抓了下獄,可能病死在獄中都沒人理會。一個無權無勢的平民,摻和進通敵叛國這樣的大事件裏,死了也是白死。所以,小雲才決定取得一定的身分地位。雖然她最期待擔當的官職是永定縣的縣令,可為了解決趙思隐的危機,她必然得在禦前有出色的發揮,取得更重要的位置,才能有所作為。」
「她居然妄想參政?!如此膽大包天,她有沒有腦子啊!」
「小歸村人的腦子裏全長滿了膽。」這是賀元的心得體會。
永嘉公主連連深呼吸了幾次,才開口道:
「好吧,阿元,你贏了。我現在對白雲這個人充滿了興趣,舍不得冷眼看着她被砍頭了。」在桌幾上支起一肘撐住自己憔悴許多的臉頰,懶懶道:「她現在在哪兒?叫過來吧。你其實今日就打算着帶她來見我是吧?」
「她今日在皇家鞠場陪太上皇踢球,我讓她比賽完後,就随着春明過來陪您一道用晚膳。」擡頭看着外頭昏黃的天色正轉為灰暗,約莫是酉正了。道:「此刻應該到了。」
幾乎用了大半個時辰的忙碌鋪陳,不就全是為了這個時候嗎?
醜媳婦要見婆婆啦!
15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瓊林賜宴,簪花挂紅,敕賜游街三日。這是專屬于新科進士的好日子,是他們一生之中最光榮得意的時刻;多年的寒窗苦讀,只為金榜題名天下知的這一刻,怎不教所有進士們紅光滿面、笑如春風,即便有人想要裝得淡定些,卻也是怎麽也無法壓下不斷往上勾翹起的唇角。街道兩旁喜笑歡呼的人潮,以及不時丢過來的鮮花香包等物,讓這科的進士們的虛榮心充分得到滿足。
天盛三年的進士們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特別年輕。浩浩蕩蕩的一群新科進士,全是烏發黑亮,精神暢旺,青春勃發,竟是不見一個白頭翁。整個陣容因此看起來特別有活力,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彷佛正昭示着年輕的天盛朝正要揚帆待興,大展鴻圖。
此科進士最大的看點是皇帝欽點了一名才十七歲的少年為狀元。
金榜一張貼出來,這個消息立即轟動京城。所有人都議論紛紛,猜測着天盛帝的用意,談論着未來朝廷的風向,談論着讓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擔當狀元是否恰當等等。但無論如何,一個十七歲的狀元,的的确确是産生了,并永遠地載入大雍史冊。
據說為了證明此次科考的公正性,并不因為想起用年輕人而一律只錄取
三十五歲以下士子為進士,而無視才學。三日游街完畢,進士們進宮謝恩,于選德殿陛見時,皇帝當衆考較了位列一甲三人的才學,共出了時務策五道,分別是:政要、求賢、維新、敦本、制夷。要他們當場選題作答,不拘是五策皆答,或者只選一二精論。總之,考的就是學識口才與思捷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