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步步精心系列之四)第 21 章 章節
卻是沒人瞧得起。」柯銘輕笑。「定恒師太或許一輩子回不了京、當不了『鎮寧庵』的住持,可她得到了你的尊重。」
賀元白皙的臉一紅,別扭道:
「哪有。」
若沒有,賀元早在第一次被拒在庵門外時,就讓護衛将整個慎嚴庵給砸了。
不過柯銘知道取笑人得适可而止,所以他接着說起那個令他感興趣的村童。
「阿元,我說真的,我姨母非常需要有別的事物來轉移她的心思。你是沒見到她現在的模樣,都瘦成一把骨頭了,除了抄經,什麽也不做。我問過她身邊的婆子,說她連睡覺都不踏實,睡得不多不說,還總是在夢裏流淚,叫着妞妞。」
妞妞是陳夫人唯一的孩子,五歲時不幸夭折——被推入蓮花池裏活活溺死。
賀元雖然已經知道陳夫人的情況,但每次聽到,還是覺得難受。
「可那孩兒是個男的,恐怕沒法讓陳夫人寄托對女兒的思念。」
「也顧不上是男是女了。有個伶俐的孩兒相伴,總好過日日自苦。」
「我可沒法保證那孩兒是個伶俐的,但确實是聰明,聰明而不頑劣,沒什麽小家子氣的狡黠心思,對娘親孝順,确實是個好的。」而且,還富貴不能移呢,哼。
「你說好,就肯定錯不了。事不宜遲,明日我們讓村長去帶那孩兒過來,我得好好看看。」
賀元點頭,想到那孩兒堪稱古怪的性情,笑道:
「阿銘,要是你看上了,也得人家看得上你。這孩兒對權威財勢很懵懂,我猜他對金錢的認知也就只有銅錢子,你把金錠銀塊擱他面前,他恐怕也不懂那是什麽。你想要他幫忙你,就得開出他能理解的好處。」
賀元這樣一提醒,柯銘對那孩兒更好奇了。當然,好奇的同時,也有些頭疼,問:
「什麽樣的好處?充足的糧食?保暖的新衣?」
「這些大概還不足以吸引他。」那孩子面對他們這些衣着鮮亮的人,可從來沒露出半絲欣羨神色。
「那還有什麽會讓一個村童挂記的?」
賀元想了下,開玩笑道:
「或許是,足夠的書籍。」
「啊?書籍?為什麽?」這也太離譜了。
「這孩兒大概挺想考狀元的。」賀元還記恨着那孩兒說他讀的書少,同時也記得那孩兒主動發問的問題裏,「狀元」兩字出現的頻率頗多。
「啊?」柯銘張大嘴,滿臉的不可思議。
第二天,村長吩咐小芳去把小雲找過來。小雲就在小芳催趕下,拉着跑進村子裏,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帶到村長家,站在柯銘與賀元面前。
小雲四歲喪父,在逐漸懂事時,她們家就已經是村子裏的特貧戶,村子裏的人偶爾接濟她們娘兒倆些許,讓她們勉強活着。拿人手短,定然低人一等,即使沒有娘親耳提面命,小雲也本能地摸索出在村子裏的生存之道。
那就是:她們最好只讓村民看到她們生活的艱辛,而不能讓村民看到她們偶爾吃飽喝足;她們手上擁有的,必須是全村最差的,而不可以是同等的差。而,倘若她們有什麽想得到的東西,最好表現出毫不在意,愈想要的,愈不可以讓人知道她們心中勢在必得。
在村長簡單告知兩名貴公子小雲的名字與家庭情況之後,賀元才終于知道他叫白雲,虛歲七歲,父亡,家中只有寡母,再無其他親人。然後,柯銘便溫聲地對小雲說了他的親姨母陳夫人目前正住在慎嚴庵的後院裏孤單過日,希望能有天真童稚的孩兒去陪伴她,以寬慰她的心緒,而他看中了小雲。
「如果能讓我的姨母喜歡的陪伴,讓她日子過得愉快些,你有什麽要
求,但凡我做得到的,都可允你。」柯銘畢竟是個十五歲的少年了,在此行四個金貴少爺裏,算是個「大人」。除了一路上得照顧好其他三個不滿十歲的孩童
外,安排行程、與人打交道,都是他的工作。他是個沉穩踏實的人,對小雲這樣1個小小村童,也是誠懇地說出自己的要求,并且願意付出更多的報償,并不仗勢壓人或頤指氣使。
「其實你不用特地跟我說的,你只要跟靜默師父她們說一聲,叫我每日陪着誰都不是問題,我都會好好幹。」小雲很老實地說道。
「我希望先是你願意了,我再去請求慎嚴庵的師父們幫這個忙,這樣更好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講求一個心甘情願、貨銀兩訖,這樣事情辦起來才會圓滿。但凡有一方不樂意,卻勉強被要求去做,結果一定會很糟。柯銘的姨母倫落到如今處境已極是不堪了,又怎麽舍得因為某些小小的細節沒處理好,好心反而辦了壞事,讓姨母更覺日子糟心。
雖然這個叫小雲的孩兒才剛見上一面,還看不出阿元口中形容的「特別」在哪,但至少,這孩兒滿坦誠;更別說長相端正,濃眉大眼,雖然一身補釘,可臉上卻幹幹淨淨,不像其他村童那樣拖着兩管鼻涕,再不然就是黑抹抹一張花貓臉,一看就讨喜極了。然後柯銘又注意到了,小孩兒的十根手指也是非常幹淨,指甲修剪得短短的,指甲縫不見半點黑垢。幹淨的臉與手,就讓人印象分往上直竄,覺得确實是村童裏的佼佼者了。所以柯銘基本上對小雲是滿意的。
「只要靜默師父她們要我去,我就去啦,不會不願意的。」小雲點點頭。
「那我謝謝你。」
「不用謝。」小雲道。
「阿銘,你謝他作啥?賞他幾本書吧,實惠點。」賀元就覺得柯銘這個人做事總是有禮過頭,對任何人都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連對個村童也一樣,真是太過了。而且實在說,口頭的感謝,對一個窮得沒飯吃的村童來說,一點也不實惠,更不會感到受寵若驚,還不如給她一顆肉包子呢。
「白雲,聽說你想考狀元,那麽,你得先取得童生資格,然後才能考秀才。我想,你或許需要四書五經——」柯銘想起随身帶着的包袱裏似乎只有一部《詩經》、一部《論語》,其它都是游記雜談。
「靜默師父那兒有書的。」小雲知道書籍是很昂貴的東西,也不是很稀罕要。還有,誰說她想考狀元啦?眼睛悄悄一瞥賀元,想着必是這個家夥胡亂說的。
「尼姑那裏只有佛經,不會有四書五經。科舉可不考佛經。」賀元撇撇嘴。
「靜默師父那裏有一本《三字經》的。」小雲輕哼。
「哈!」賀元噴笑出來。「《三字經》可是跟四書五經沾不上半點關系,那只是蒙書!你以為讀了幾本蒙學本子,就能去考狀元啦?」他趾高氣揚道:
「你,書讀得太少啦!」終于可以把這句話丢回這村童臉上,真是神清氣爽至極。
「阿元。」柯銘輕聲制止賀元的笑弄。見賀元別開臉後,才溫聲對小雲道:
「我這邊有兩部你用得上的書,回頭我讓丫鬟整理出來給你。日後,我會讓城裏的莊頭管事送來其它書籍。倘若你真能一路考了上去,待到考到舉人,進京參加省試時,一切有我。」
這是個很大的恩惠與承諾,所以賀元揚了揚眉。可他同時也知道一個出生在閉塞邊陲小山村的孩兒,根本無法理解柯銘給的這個承諾有多珍貴。所以他等着聽那孩兒怎麽回答。
「要是我能進京考狀元了,也不用你資助招待,我能自己活得好。」小雲從來就不覺得自己很需要幫助。她更喜歡相互付出、雙方受惠的往來方式。現在她還小,沒法養活自己,但只要她長大了,就能把日子過得很好——就憑她是個腦筋還算靈光、而且勤快能吃苦的人。這樣的人若還會餓死,那麽世間早該餓死一大半人了。
柯銘輕笑。不是在笑小雲的自不量力,而是,說到進京趕考,也實在太遙遠了,還不知道這孩兒能不能取得童生資格呢。以一個連四書五經都沒摸過的孩童而言,一切言之過早。
「先不說那些了。除了贈書之外,我會讓莊頭送來些許米糧肉品,就當成是一點小小的酬謝,請你不要推辭。」
小雲聽到肉這個字,不由得眼睛一亮,然後望着柯銘道:
「慎嚴庵沒有肉食,你希望我在家烹煮好肉食後,送一些上山給你姨母補身子是吧?」肉食這樣珍貴的物品,沒理由平白送人,小雲一想就知道了。
果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出乎他意料的聰明。柯銘望了賀元一眼,發現賀元居然一副得意的表情,像在炫耀着:這個人可是我發現的!
「那就,麻煩你們了。」
「沒什麽的,我會做我該做的。」小雲也不誇張地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