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與故人歸第 11 章 ☆、祈福(二)

而德妃由于自作孽不可活,倒令小仙女意外因禍得福,因了護駕有功,此番皇上正可借機名正言順地将小仙女的階位再升一級,終于頂掉了犯事的德妃,位列四大妃子之一。而見她得勢,錦上添花、阿谀逢迎之人有之,嫉妒憎恨、欲除之而後快之人亦有之。又因有了德妃的前車之鑒,這幹小人既不能明着坑害,便暗中算計。又一年的七夕,皇上大賞後宮嫔妃,因後宮正宮虛待,便數四大妃子地位最高、氣焰最盛,又因皇上獨愛小仙女,賞賜之中她的份最多。如此一來,自是引來其餘之人的不滿。有人随即買通了頒發賞賜的公公,在皇上的禦賜之物中下了毒,正所謂“愛即為□□”。而小仙女雖為仙魔之身,不懼一切妖魔鬼怪,卻唯獨不免疫毒物。在毫無防備之下便中了毒,須臾之間性命垂危。皇上召集禦醫院所有太醫會診,皆束手無策。皇上走投無路之下,驀地憶起了自己那兩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老丈人,想必自家老丈人見愛女危難,定不會坐視不理,何況他二人更非尋常之人,定有法可想。只便連他亦知,自家丈人已人事不省多年,唯有“丈母”尚在,只他身在魔界,卻是要凡人往何處去尋?

正值皇上于小仙女寝宮之中來回踱步、焦頭爛額之際,便聞從宮外傳來一陣騷亂之聲,皇上不及傳訊詢問明白,便見從半空之中降下一只魔獸,頭頂獨角、脅生雙翼,正是混沌。而混沌之上,則馱着三人,兩大一小,而其中正有自己那容貌冠絕的“丈母”。

見罷此景,皇上登時安下心來,忙不疊揮退護駕的侍衛,只對外宣稱此乃君王誠心感天動地,仙界神仙下凡拯救娘娘,随後親身出迎。

一日過後,小仙女身中毒素全解,睜眼醒來,視野中浮現之人正是自己那已多年不見的父王,多年的懸念煎熬,斯須之間便令眼淚溢滿了眼眶。又見自己父王身畔立着另一名陌生的美人,小仙女登時坐起身來,拽住紫丞的胳膊脫口而出說道:“父王,這位姐姐是誰?莫非是你新納的王後?!這樣一來,老爹怎麽辦?你怎能抛棄他?!……”

此話一出,便見一旁美人額上青筋湧動,只如地龍翻身,沉聲對曰:“小丫頭,你怎麽跟你那不成器的爹一般沒眼光?不說你不辨男女,單就吾之年齡與輩分,便已足夠當你父王的爹……”

此時被忽略在旁的皇上方才幹咳一聲說道:“卉兒,這位是勾陳前輩,此番正是前輩妙手回春,方才解了你身中之毒。”

小仙女聞言方知端的,頓感赧顏,随後又憶起一事,轉而詢問紫丞道,嗓音亦随之低了下去:“父王,爹呢?本仙女很想他,他還是沒有醒來嗎?……”

只見紫丞聽罷這話,沉默地搖了搖頭,說罷又轉而笑曰:“此番我會留在人界陪你,代樓兄的份照料你……”說着又轉過身去,對身後一人喚了一聲,“蘭兒,來見過王姊。”

随着紫丞的聲音,一名觀來不過七八歲的孩童步至床榻跟前,對榻上的小仙女端端正正地躬身行禮,口中說道:“蘭兒拜見王姊!”禮畢方擡起身來。

榻上的小仙女定睛一看,只見跟前的孩童生得一頭銀色短發、一雙銀灰眼眸,與了自家老爹一模一樣,渾身清氣充盈;然舉手投足之間卻頗為矜持守禮,頗具父王風範,令人無需介紹便已知曉此子身份:“真個跟爹一般的小仙人!父王,莫非蘭兒正是本仙女進宮那年誕下的?”

紫丞颔首道:“正是。”又道,“此番攜了他前來,一來是為了令他來人界見識一回,見見親姊;二來亦不知會滞留人界多久,恐他無人照料……”

小仙女聞言感慨萬千:“父王,若非為了本仙女,你也不會離開爹離開魔界吧……”

紫丞對曰:“若非事出緊急、走得倉促,我定會攜了樓兄一道前來……”說着又話鋒一轉,“不過即便樓兄醒來見我不在身邊,知曉我是為了親女而不得已離開他,想必亦不會怪罪……”

之後勾陳見小仙女已無大礙,随即告辭而去,口中只道是自己對了這人界毫無興趣。送走勾陳後,紫丞便攜了小仙人一道于宮中暫住。

在宮中某一間密室裏,身為禁軍統領的宵明躬身迎來了魔界少主的大駕:“王。”

紫丞開口說道:“首輔不必多禮,此番小女獲救,多虧了首輔及時傳信與我,若再耽擱些許時日,只怕晚矣。何況這些年來首輔潛伏宮中,對小女多有顧看,正是勞苦功高,我當重謝。”

宵明對曰,倒也不卑不亢:“王謬贊,此不過屬下職責所在。”說罷又道,“只不知王此番離開魔界以及……來此,只怕不是為公主解毒那般簡單……”

紫丞颔首道:“不錯,我此來另有二事。其一,彼時人界之主下聘書欲娶小女之時,許諾給予小女正宮之位,然事過多年,礙于其魔族血統,小女竟仍是衆妃之一,尚未位極群妃……”說到這裏鳳眸微眯,冷冷道句,“莫非我族便始終唯有低人一等?如今我便要看看,若是令一身懷仙家血統的魔物登上這人族帝王的後位,又是何種光景……”

此言一出,宵明亦不禁心下一怔:“王之意,莫非是……”

紫丞答:“我會令卉兒親手将自己送上後位。”

“……”宵明頓了頓,又問道,“那麽第二事是……”

紫丞道:“其二卻需拜托首輔幫我調查……”

……

卻說此三年正逢大旱,京城周遭數個郡縣收成大減,更有不少土地顆粒無收。為激勵民心、勸課農桑,皇上甚至于親身下地耕作。然天有不測風雲,便是天子,老天亦是翻臉不認人,頭頂火辣辣的日頭高懸,并無一絲一毫天降甘露之相。衆人見狀,皆是無可奈何。

小仙女見皇上成日裏愁眉不展,亦急得只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口中直道:“要不本仙女直接上金神之城一趟,揪住金神老頭問問有何降雨的法子吧……”

一旁的紫丞見狀開口道句:“其實無需面見金神,卉兒便可自己動手解決降雨之事。”

小仙女忙不疊追問道:“父王,這話怎麽說?”

紫丞笑道:“卉兒莫非忘了呼風喚雨、引火霹雷皆為你父親的拿手好戲?卉兒自小跟随在樓兄身畔,莫非不曾習得樓兄本事?”

小仙女聞言恍然大悟:“不不,這些老爹都教過的,只是本仙女還從未施展過,不知成是不成;加之老爹又不在身邊,也沒法向他老人家請教……”

紫丞對曰:“即便如此,想必卉兒亦不願辜負彼時樓兄的教誨,更為了福澤天下蒼生,為了替皇上分憂解難,卉兒亦需勉力一試……”

小仙女聽罷颔首答道:“父王的話有理,本仙女知道了。”

随後父女二人來到皇上跟前,道明願登臺施法求雨一事,皇上聞言大喜,只如柳暗花明一般,便又聞自己那“丈母”開了尊口:“只在下還有一事欲請示皇上,若紫妃當真能為蒼生求得甘露,屆時還望皇上能為娘娘‘正名’。”

皇上聞罷這話,心領神會,暗自感嘆一回自家“丈母”不愧是自小于宮中長大的前代黎王,如今雖遠離朝堂,然若論帝王權術、謀略手段,怕是萬人難及;行事待人更是心細如發、算無遺策,此番求雨之事分明是有備而來,當即颔首應下。随即昭告天下,道是紫妃宅心仁厚、憐憫蒼生,願代帝祭天、祈降甘露。欽天監擇定良辰吉日,一改前朝歷代在城隍廟祈雨之習,改為在皇宮北面的望神山上搭壇設祭,且祭禮當天,更大開禁忌,特許京城百姓在山下觀禮。

之後小仙女于宮中齋戒四十九日,沐浴更衣,身着祭袍,拜別皇上,于吉時乘步攆來到望神山下。在由官兵密密合圍的山道之上下攆,再步行登山。而即便被官兵隔得老遠,人群之中亦有那耳聰目明之輩遠遠地瞧見了紫妃娘娘的真容,只聽那人瞠目結舌地嚷道:“紫、紫妃娘娘和俺們都不一樣……竟、竟然是名天佬?!……”

周遭衆人聞言紛紛被吸引,難以置信地問道:“老三你可是瞧清楚了?!聽說紫妃娘娘美貌無雙,後宮佳麗無人能及,年紀輕輕的怎就是天佬?若是這樣又如何讨得聖上歡心?……”

正徑自議論着,便為一個聲音叱道:“大膽刁民,竟敢在此議論聖上之事!……”正是衛隊長。

衆人聞聲,登時垂下頭去,噤若寒蟬,再不敢吱個聲兒。

另一邊,小仙女本是習武之人,腳力自非尋常宮人可比,早已健步如飛,不多時候便已到達了山頂祭壇所在。早有另二人候于此處,正是紫丞領着小仙人,正是為相助祈雨而來。

此番三人按照天地三才陣站了位,各分陰陽,小仙女居中,紫丞站陰而小仙人站陽,從旁協助,正是依了陰陽相生之理。只見小仙女輕擡皓腕,從祭桌之上鄭重拾起一只仙筆,回想一番,除卻上回行刺之事,自己已是許久未曾畫符施咒了。眼光随着筆杆緩緩掠下,伴着四周響起的祭祀的鼓樂之聲,小仙女深吸一口氣,心下默念道:“老爹,本仙女今日就将你老平生所授全部使出來,你老可千萬要保佑本仙女……”

西魔界,魔王寝宮。

只見在寝宮的床榻之上,正安靜沉睡着一青年。而床榻一旁,一名狀貌十一二歲的女童正雙腿交叉站立,雙手支頤撐在床榻之上,自言自語道,又似對着沉睡那人說着:“怪仙人,少主跟小公子都離開魔界好久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回來……少主臨走時讓我們留心照看你,可你每天都只是昏睡不醒,又有什麽好照看的……”

“還有啊,之前少主傳信說今天是小公主求雨的日子,如果事成,對小公主大有幫助……怪仙人,小公主是你的親女兒,你一點都不擔心嗎……”

正說着,不提防一個聲音出人意料地響起,在道:“小姑娘,你說什麽?”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