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昏君系統第 263 章 突厥來襲

263突厥來襲

【求收藏訂閱。】

“窦建德情況怎麽樣了?”

知道東都此時情勢大好後,許風便安下心,随即對李斯詢問窦建德的情況。

“回陛下,窦建德被押送到東都後,在大牢了一度絕食,想要自殺。

後來,微臣将他的發妻關押到他一旁的牢房後,窦建德便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現在,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李斯面帶笑意的說道。

李斯說的輕巧,許風沒猜錯的話,李斯定然是用窦建德的皇後要挾窦建德,才讓窦建德不敢自殺的。

“沒死就好,窦建德也算個有情有義的漢子了。

本來朕是打算将其淩遲處死的,現在朕改主意了。”

“李斯,你安排一下,七日後将窦建德斬首示衆,首級懸挂城門十日,以儆效尤。”

許風最後改了心意,對李斯說道。

“是,陛下,微臣明白。”

長安城這邊,當李淵得知劉武周帶着突厥騎兵,進犯冀州,被許風在武安郡擊敗,三萬突厥騎兵全滅後,沉默了半日,久久未語。

李二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震驚不已。

他沒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讓徐懋功用計,将劉武周和突厥騎兵,引到去攻打冀州,本來以為可以給許風和隋軍帶來麻煩。

可是,現在這個結果,讓李二都難以置信。

“三萬突厥騎兵全滅,劉武周率領殘部逃回太原。

隋軍真的這麽強嗎?楊廣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李二得知這個消息後,呆坐了半天,怎麽也想不通。

他自問,要是換做是他領軍,都難以做到這種程度,一戰滅掉三萬突厥騎兵,還是以騎兵對騎兵,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殿下,皇上讓你入宮議事。”

在李二呆坐的适合,房玄齡快步走過來,對李二說道。

“父皇應該也收到了劉武周兵敗的消息。

這次父皇召我入宮,多半是讨論,要不要趁機收回河東的事情。

你們說,我們現在該出兵收複河東嗎?”

李二眼睛看向房玄齡等人,問道。

“殿下,以臣下之見,此時區區一個河東對我們大唐來說,可有可無。

甚至,此時的河東,已經成了火藥桶,不宜沾手。”

房玄齡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怎麽說?”

李二虛心請教。

“陛下,這一次楊廣一戰殲滅三萬突厥騎兵,這一戰确實神奇,卻也給楊廣帶來巨大的隐患。

要知道,北面關外突厥人,可是十分記仇的。

這一次,楊廣殲滅三萬突厥騎兵,估計此時突厥人的始比可汗,不會輕易罷休的。

一旦突厥騎兵大舉南侵,到時候河東恐怕就會成為主戰場。

我們現在要是趁着劉武周兵敗,收回河東,到時候就要率先面臨突厥騎兵南下的兵鋒。

這就是臣下之所以說,此時的河東不宜沾手的主要緣故。”

房玄齡将自己的分析,告訴李二。

李二聽後,不由得點點頭:“玄齡,你說的很對,我這就入宮,和父皇說明,河東不可取。”

随後,李二就立即起身入宮,去見了李淵。

這個時候,李淵被李建成勸說,想要趁此時機,出兵驅趕劉武周,奪回河東的。

結果,李二入宮,将房玄齡一番言辭,告知了李淵後,李淵被李二說服了,再次聽從了李二的建議,絕對暫時不收複河東。

同時,此時李唐已經徹底平定了西北,李淵再派李二親自前往蜀中,希望穩定西南局勢。

………………

東都這邊,七日後,東都城外,李斯親自主持對窦建德的處決,數萬東都百姓出城觀看。

除了窦建德之外,包括他麾下各個心腹親信,及其家眷,人數共計超過三千人,集體在城外處決。

可以說,這麽大規模的處決現場,古往今來都不多。

正因為如此,東都城內不少百姓都出城湊熱鬧。

“叛賊,該死!”

“殺了他。”

當押送着窦建德的囚車,從東都主街道駛向城外的時候,沿街而來的百姓紛紛對着窦建德扔臭雞蛋和菜葉子,大聲咒罵着。

“哈哈!”

窦建德突然狂笑,随即仰天大聲喊罵道:“賊老天不開眼呢!”

很快,窦建德就被押到城外行刑場,主行刑臺上,窦建德被壓上去,下面齊刷刷跪着一大片當初跟随窦建德的親信下屬,及其家眷們。

“我窦建德對不住你們,欠你們的,來世再報吧!”

窦建德望着臺下,這些被他牽連的屬下,也是無可奈何,低聲自語道。

“行刑!”

随着李斯親自下達命令,行刑正式開始。

沒有先斬首窦建德,而是從下面那些叛将及其家眷們開始的,一排五十人,一排排刀斧手就位。

然後,手起刀落,人頭滾滾。

這場行刑一直持續到日落才結束,窦建德是最後一個。

通過這一次行刑,許風就是要告誡天下叛賊,繼續造反,窦建德就是他們的下場。

可以說,這一場行刑的消息散播出去,大隋各地估計又得有不少小規模的叛賊,主動向當地官府投降了。

時間一晃,進入到大業十五年末,東都這邊正準備過元旦。

許風征讨完窦建德,返回東都之後,各地還忠于大隋的官員,紛紛主動上表朝廷,也讓此時的許風,對于此時大隋還掌控的地盤,有了清晰的了解。

這個時候,除了西面關中,西北和西南蜀中在李淵手中,還有并州這邊,在叛軍梁師都、劉武周手中,襄陽這邊湖廣一帶,由蕭铳占領。

其餘地方,包括北面的冀州,涿郡,山東一帶,全部已經被大隋收複。

許風返回東都後,從江南收取田稅,籌集糧草,招募新兵,訓練士卒,為讨伐李淵做準備。

在許風看來,此時對大隋真正有威脅的,也就是關中這邊的李淵。

至于劉武周,梁師都,蕭铳這些人,不過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據。

按照許風的計劃,等過了年後,進入到大業十六年後,許風就準備集結二十萬大軍,西征李淵。

到時候,一鼓作氣将李淵覆滅,天下便可大定。

剩下的劉武周,梁師都這些跳梁小醜,到時候他随便派周瑜或白起領軍過去,便可将他們輕松剿滅。

更主要的是,許風很清楚,他只有一次征讨李淵的機會。

如果一次征讨不能滅掉李淵,在系統規定時間到達之前,他恐怕沒有第二次征讨的機會了。

因為,大隋混亂了這麽多年,已經耗空了大隋的國力民力。

原本無比富裕的東都之地,此時也已經遠不如當年,洛陽周圍幾大糧倉的儲糧,也基本上耗盡了。

許風對江南等地沒有太大戰亂的地方,征收稅賦,又搜集了窦建德留下的大部分錢糧,才湊齊了西征李淵的大軍所需。

不過,許風有自信能一次性覆滅李淵,他手下二十萬大軍,以及周瑜,白起,李存孝等得力大将,就是他的底氣。

但可惜,事與願違,還沒等華夏春節過去,許風還沒來得及征讨李淵。

許風就在大業十五年底,在東都收到了北面黃河沿岸隋軍,送來的十萬火急急報。

“什麽,突厥騎兵南下,已經打到了河內郡?”

許風在看到那份十萬火急急報後,也是猛地站起身來,驚聲喊道。

這份急報,乃是此時的河內太守所發,說三日前,有無數的突厥騎兵,突然攻入河內郡境內。

這些突厥騎兵很快就席卷了大半個河內郡,處在黃河以北的河內郡,很快就幾乎全境失守。

最後,河內郡太守只有派出斥候,向東都禀報。

急報中的信息很少,除了說有大股突厥騎兵來襲,河內郡淪陷大半外,就沒有其他有用信息了。

至于突厥騎兵到底來了多少突厥騎兵,怎麽來的,上面一概沒有寫清楚。

不過,許風稍微一想,也就想通了。

“該死,突厥人還真來報複了。”

許風咬牙說道。

許風知道,這次突厥騎兵大舉南下,多半是報複之前,他在冀州武安軍,殲滅那三萬突厥騎兵的。

至于突厥騎兵能夠直接殺到,與東都只有一江之隔的河內郡。

很簡單,因為河內郡往北整個河東諸郡,此時都還在劉武周手裏。

這些突厥騎兵定然又是和劉武周勾結,才能在隋軍不知道的情況下,通過北面劉武周控制的雁門關等地,南下直接殺到河內郡。

“傳令丞相,和周瑜,白起,讓他們立即來宮裏議事。”

這種情況下,許風連過年的心思都沒了,立即召集李斯,周瑜和白起等人議事。

李斯,周瑜和白起等人,來到皇宮內,得知突厥騎兵南下,已經打到了河內郡的時候,也是無比震驚。

“陛下,突厥騎兵打到河內郡,距離咱們東都可就只有一江之隔了。

一旦讓他們渡過黃河,兵臨東都城下,對我們可不利。”

李斯第一個開口說道。

“丞相說得沒錯,一旦讓突厥騎兵越過黃河,整個東都周圍将徹底遭殃,淪為突厥騎兵肆虐之所。

突厥騎兵來去如風,他們到時候如果在東都周邊大肆劫掠,我們阻止都難。

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突厥騎兵越過黃河,最好禦敵于黃河以北。”

李斯說完之後,周瑜也站出來,認同李斯的說法。

“不,這一次朕不要禦敵于黃河以北,朕要殲敵于黃河以北。”

許風走下來,目光如刀,殺氣縱橫,冷聲說道。

“陛下是要和突厥主力決戰?”

許風說完後,李斯問道。

“對,這次突厥主力大舉南下,都已經打到黃河邊了,想必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

如果不能将其擊敗,他們絕不可能輕易退兵。

既然如此,此戰無可避免,那就只能打了。”

許風說道。

“可是,如此一來,一旦我們和突厥主力決戰,如果勝了還好,萬一敗了……”

李斯擔憂的說道。

“朕不會敗。”

許風走到李斯跟前,眼睛盯着他,讓李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是,陛下不會敗。

不過,一旦陛下領軍和突厥主力決戰,此戰即便是勝了,我軍必然會再次元氣大傷。

到時候,如何征讨李淵啊!”

“征讨李淵的事,到時候再說,朕先擊敗這些突厥人再說。

要不然,真讓這些突厥騎兵越過黃河,整個中原恐怕都要遭殃,到時候朕就更沒力量征讨李淵了。”

李斯見到許風決心已下,也不要再說什麽。

一旁的周瑜走出來,說道:“既然陛下決心要打,那我們就得盡快集結人馬,不給突厥騎兵渡河的機會。

這份急報傳到東都,距離突厥騎兵殺入河內郡,已經過去三日了。

微臣保守估計,如果我們不阻止,一周內,突厥騎兵必然能夠渡過黃河。

一周的時間,足夠讓突厥騎兵搜集到足夠多的船只,讓他們的騎兵越過黃河了。”

“也就是,我們有一周的準備時間?”

李斯看向周瑜,說道。

“不,我們只有四天,還要留給我們三天時間,讓我們先一步渡過黃河。

陛下已經說了,我們要在黃河以北和突厥騎兵決戰。”

“周瑜說的沒錯,現在我們時間很緊急。”

“李斯。”許風喊道。

“微臣在。”

“運輸糧草,搜集船只的事宜,朕就交給你了。

你盡快在城內招募大量民夫,随大軍北上黃河,搜集船只,助大軍快點渡過黃河。”

“是,微臣遵命。”

李斯不敢推辭。

“周瑜,白起,你們二人,立即出城,到軍營中,将所有騎兵集結起來。

由朕和白起領軍先行北上,渡過黃河。

剩餘步卒人馬,由周瑜率領,随後北上。”

許風看向周瑜和白起,對兩人說道。

“微臣遵命。”

“各自去準備吧。”

随後,李斯,周瑜和白起三人便離開皇宮,各自去準備。

三日後,許風和白起率領八萬隋軍騎兵離開東都北上,李斯已經率領五萬民夫,提前一天趕到了黃河邊。

李斯派那些民夫,将東都這邊,以及黃河南岸這邊所有漁民的船只,以及商船,官船,戰船,全部強征使用。

湊齊了數千艘船只,幫助許風親率的八萬隋軍騎兵,渡過黃河。

這個時候,突厥騎兵還沒有準備渡河,突厥騎兵剛剛打下河內城,正在河內城內狂歡,這為許風争取了足夠多的時間。

到了大業十五年,年底的最後一天,許風率領八萬隋軍精銳騎兵,動用七千餘艘大小船只,連夜渡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