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步步精心系列之四)第 15 章 章節
花得了幾個錢?又何需勒緊腰帶了?」賀元輕哼。
「原本我也不知,但今日跟那王詩書一談,才發現這村長全家一整年的用度,其實還抵不上咱在家裏的一日飯錢。」柯銘自認算是這些皇親勳貴裏比較通達世情的人了,但與王詩書一談,才發現自己的見識還有很大增長的空間呢。
「怎麽可能!」賀元驚訝道:「你是指我們一家子人吃年節大菜時的開銷嗎?」
「不,單指我們個人一日三餐的開銷。而這還是高估了的。」
「一個村長的日子都過得如此窘迫,難怪整村的人都穿得破破爛爛的,京城的乞丐看起來都比他們體面得多。」
「可不是。」
「他們怎麽不到縣城或更繁華的城市謀個差使呢?這兒田力不肥,一年有五六個月天寒地凍的,種不出什麽好莊稼,你不說縣志裏記着年年有人餓死凍死?既然都活不下去了,還留在這兒做啥?」賀元想不通。
「這些人大字不識一個,一家子恐怕都湊不出一串銅錢,除了種田狩獵,怕也沒有別的營生能力,你讓他們走出這片荒村,又能期盼什麽活路?」
兩人一邊喝着丫鬟泡來的頂極香茗,不時吃一些茶點,在暖呼呼的房間裏聊着這些與他們的世界相差十萬八千裏的閑事。
「阿銘,你瞧那王詩書可有考上舉人的本事?」
「我看難。雖然勤奮努力,也頗有志氣,但縣城學堂的師資實在不敢恭維,也就兩個老秀才撐着場面,偶爾能考出個秀才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這樣的學堂教出來的童生,功名上是別想指望的。稍早王詩書拿着一本《四書章句集注》來請教我,我翻了翻,上頭的批注,實在謬誤連篇、不堪入目,聽說還是幾十年前哪個秀才的珍藏,因為家敗,被子孫高價賣了出來,被王詩書當寶一樣地随身帶着,幾乎将一整本書連同裏面的批注都背下來了。讀着這樣的書,待在這樣的環境,再有雄心壯志,又能奈何?」柯銘嘆了口氣。
「怎麽?心軟啦?想幫他一幫是嗎?」賀元笑問。
柯銘搖頭。
「我與他本不相識,這次透過家裏莊頭孫子的關系,借住他家,給王家足夠的借宿資財便罷,至于贈書嘛……怎麽說這個人情也該應在家奴的孫子頭上才應當。」書本這樣珍貴的物件,可不是随便能送的。不在于書籍本身的造價,而是它代表知識,贈予他人有一定的講究;對于泛泛之交,能以金錢了結最好,贈書就太過了。
柯家在永定縣有一個小田莊,莊園管事的孫子正好是王詩書學堂裏的同窗,透過這層關系,才讓他們這一群富貴公子來到這片山溝時,選擇住進王家,而不是去更富有的其它三個村落腳。
「也罷。反正這小歸村人,幾百年來都這樣過下來,不肯輕易遷離,就表示日子沒過到絕境,不讀書也沒個啥,也不用我們來窮操這個心。」畢竟只是萍水相逢,借住個三兩日就要離去,也許以後再不會到來。這個小村子的人願意怎樣過日子,實在與他們無關。他們也就只是扯扯閑話,打發一下睡前時光而已。
兩人又說了幾句,待困意上來,便彼此道晚安,各自休息了。
小雲今日便遵從靜默師父的吩咐,一到慎嚴庵之後便直接随着娘親到庵堂後面那片樹林裏的院落幫工,待吃完午餐才回庵堂裏抄書。
她們母女向來天未亮就上山,有時上山時,日頭都還沒從東邊的山頭昇上來呢。如今冬日,晝短夜長,更是如此。摸黑上山之後,山上還是黑抹抹一片,白家娘子提着燈籠,将女兒領到院子裏的柴房,在那兒,已經有四名仆婦在升火熬粥了。
白家娘子一一打過招呼後,順便介紹了自己女兒,便将小雲打發到柴房劈柴去了。
「白家的,你女兒這樣小,沒力氣劈柴吧?」
「不小了,我們村裏的孩子五六歲就開始學着幫做一些家事,只是劈整一些細枝,不花什麽力氣,這等輕省差事,她還使得。」
「這還叫輕省啊?你別是把女兒當兒子養吧?」一名仆婦咋舌問。
「林嬸子,你來無歸山也三年了,就算沒去過小歸村,也總會聽說過我們那個村子一整年的收成還不見得能養活一家子人,這樣的境況,又怎麽嬌養得起女兒?在我們村子裏,兒子女兒是一般教養的。」
幾名仆婦聞言都點頭,其中有人問道:
「那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女孩兒該學的裁衣下廚等家務,你打算何時教她?這可關系到她未來能不能說個好人家呢。」
白家娘子苦笑了下,搖頭道:
「等她再大一些吧,總得先養活她,再來考慮她的終身吧。」孤兒寡母的,未來一片茫然,又哪敢去暢想不可知的未來?
沒有談論這話題的心情,白家娘子很快加入廚房的雜務裏,其他人自也知趣,不再說話,全都再度忙了起來。
很快地,一大盆香噴噴的香菇濃粥就起鍋了,分好了給主子的份量之後,剩下的便是蔚房裏所有人的早餐。四五名仆婦就輪流坐下來吃,讓兩個留在竈旁繼續烹煮各色精細的配菜;當然,正在柴房努力劈柴的小雲也被廚房的主事嬷嬷給喚過來一同吃。
于是,小雲知道了世上有一種叫做香菇白米粥這樣香噴噴的美食,每喝一口粥,都要瞪大眼,含在嘴裏幾乎舍不得咽下。這白米粥可比大饅頭好吃多啦!可惜不頂飽,連喝了三大碗,也還是沒什麽飽實感,雖然肚子給吃腆了出來……
用完了早餐,也不耽擱時間,立即又跑去柴房劈柴火,直到一個半時辰後,終于将她能力所及的工作都做完,麻利地捆成幾捆,抱到廚房竈下。此時,廚房只剩下一名正在清理廚房的老婆子,她見小雲過來,笑道:
「孩兒,你娘去院子裏洗衣去了。讓我告訴你,劈完了柴,就到後頭樹林裏拾些枯枝落葉回來,其它地方可別亂闖,主院那邊千萬不要過去。」
「我知道了,謝謝阿婆,我這就去樹林拾柴火去。」小雲從懷裏将氈帽拿出來戴在頭上,又回到柴房,找出一捆繩子別在腰上,便繞着大院圍牆,往更後頭的地方走去。
邊走邊摸肚子。劈了一個半時辰的柴枝,覺得肚子裏的那三碗粥都給消耗得一滴不剩了,隐隐有些饑餓的感覺,但這并不妨礙她的勤勞。饑餓,對小歸村的孩童來說,是正常的共同記憶,尤其是不用農忙的冬天,有時一天只勉強吃上一頓,其它時候,再餓都得捱着,捱不過的,就只好死去,還能活着感覺到餓,有時也是一種福氣……
整片天空陰沉沉的,不見半絲日光,小雲只能憑感覺去計算着時間,并祈禱今日不會下雪。在他們這個地界的冬日,有刮骨的寒風,有鋪天蓋地的鵝毛大雪,要是寒風與大雪同時發生,那就是暴風雪了,在外頭凍上一小會兒,就得死人。
今兒大概會有點雪,但不致于太難捱。
收集了一大捆柴枝之後,她以繩索捆得紮實,并以剩下的繩索打出兩個大圓結,正可當簡單的背帶;轉身背對柴枝,将背帶套進雙臂,定位在肩上,一聲嘿咻,起身,便把那捆比她還高的柴枝給背上了。
有點重,那就走慢些,小心保持平衡,不讓自己跌倒。
「看!那邊一坨黑抹抹的是什麽?是熊嗎?」突然一記洪亮的童聲夾帶着驚喜大叫着。
「嘿!看我獵熊!」
咚!
小雲的肩膀挨了不知名的東西一記。由于衣服穿得厚,倒不覺得痛;她低下頭随着那不知名物件的滾動軌跡看過去,發現是一粒約小指節大小的亮白色小石頭,圓滾滾地,落在一片泥土與枯葉裏,彷若會發光似的,特別顯眼。
「喂,把我的珍珠撿過來!」很是頤指氣使高高在上的語氣。
珍珠?是指地上那泛着螢光的小石子嗎?小雲好奇地走近,以腳尖撥了撥,覺得不過是顆好看的小石子,居然還會有名字。
雖然覺得滿有意思的,但她并沒有伸手去撿。或許是因為她不用看過去,就知道這顆螢亮小石頭的主人,正是昨日在村長家見過的那幾個衣着鮮亮的孩童之一。惹不起的人,撿到的東西自然不可能屬于她,那麽,她幹嘛撿?
「喂!你個野小孩,耳聾啦?沒聽到本少爺的話嗎!」那男童的聲音愈加嚣張,還帶着點命令居然不被執行的氣急敗壞。
小雲覺得有什麽東西正向她臉呼過來,她微微側身閃了下,正好躲過一記白嫩嫩的拳頭。身為一個小歸村的村童,被攻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