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醫狂妃第 183 章 死無對證
“人已經死了,還有什麽好說的?本太守是答應過他,可是他卻沒有履行承諾,那群死士剛才根本就不聽從他的命令,剛才的承諾不作數。”
何太守立刻拉下臉,語氣不容置疑。
何舒蔚見氣氛十分尴尬,一度要凝滞,眼神裏面透露出些許複雜,聲音輕盈。
“父親,沈小姐并不是有意要與你作對,父親不如就暫且放過這些人,畢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們雖是犯了死罪,好歹也是幾十條性命。”
何舒蔚的語氣極其輕柔,沒有半分挑釁的意味,何太守的太多舒緩許多,沒想到他的女兒竟然為了這群賤民開口,依然不松口。
邢天銘手裏的劍摁的緊,一雙血紅的眸子盯着何太守,沈如詩清冷的目光從他的身上掃過,心裏一是有了分寸,輕輕拍了拍孩子的頭,走到邢天銘身前,有意擋住他。
男子感受到了沈如詩的用意,微微怔了怔,聽到女子清涼卻是不容置疑的聲音響起,漸漸将他心頭生氣的股股怒火澆滅。
“何太守,這些人是死是生,不是你我說的算的,不如就上報給皇上,聽從他老人家吩咐,況且邢府私藏罂粟一事尚未查明,幕後主使也未查出,如此莽撞行事實在是不合情理。”
“此次江陵水災,皇上本是派三位皇子和父親前來處理,萬萬未料到橫生禍端,竟會發現此事,原來江陵的秘密還不止這些,若是仔細調查……”沈如詩慢慢逼近何太守,壓低聲音,在他耳邊輕輕吐道,“況且今日之事,何太守不覺得奇怪嗎?我一個丞相之女,就算是身份最貴,哪有能力向皇上請命調動江陵官兵,背後之人,何太守還是仔細想想。
”
衆人只看見沈如詩趴在何太守耳邊不知道說了什麽,何太守整個人身子微微一顫,半張着嘴吧,緩緩才閉上,額間滲出一粒鬥大的汗珠,伸出手去擦拭幹淨,臉上的神情卻不是像剛才那樣英氣。
邢府上上下下瞪大了眼睛仔細看着何太守的一舉一動,半晌,何太守臉上籠罩的烏雲揮之不散,聲音沉的像是冬日裏面的悶雷,仔細一聽,就能聽出話裏面的火氣。
“來人,将這些人先圈壓在邢府,任何人不得出去,此事容本太守和幾位皇子商量之後再做決定。”
“是!”官兵面色微微露出詫異之情,在江陵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手腕強硬的何太守作出退步,這位沈小姐可真是厲害!“謝謝沈小姐!謝謝沈小姐!”邢府上上下下待到反應過來,自己的性命可暫時無憂,一時都有些高興的失神,雨勢漸漸大了,他們卻是渾然不覺,磕着響頭,甚至把腦袋都磕出血來了,卻還是覺得不解意
,不肯停下。
沈如詩微微蹙眉,心裏甚是不忍,“不必謝我,要謝就寫何太守吧。”
他們擡起頭來看着何太守,眼底的厭惡一閃而過,磕了一個頭以後果真不再磕了。
沈如詩走到孩子身旁,指着他,“何太守,這個孩子我要帶走。”
何太守眉頭凝得十分難看,臉上一片烏黑,剛才既然答應沈如詩一個條件,也不在乎這麽一個了,今日實在是乏了,這丫頭油嘴滑舌,懶得和她計較。
他仔細盯着那個孩子,發現他看着他的眼神實在是可怕,像是一盆冷水一樣,陡然從頭上澆下,剛才的倦意頓時消散,心裏一陣冰涼,對剛才的話已是悔恨至極。
可是話已經出口,無法挽回,何太守面色陰沉,聲音也極其冷淡。
“這孩子你帶走倒是沒有什麽,不過他可是戴罪之身,沈小姐得把人看好了,若是出了什麽意外,皇上怪罪下來,可不是小罪。”
沈如詩輕盈點頭,嘴角上揚,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誰想到最後不僅将那個孩子,連同邢天銘也一并帶走。
何太守對于邢天銘倒是還有幾分善意,畢竟剛才這個性情耿直的少年可是拼了命護着他們。
況且,邢家的事情沒有完,江陵的勢力本就是十分的不平衡,若是邢家就這麽衰敗下去,剩下的幾大家族必定争的頭破血流。
邢家經營了這麽多年,有了大量的封地還有政治勢力,這可是一塊肥肉。
這對他何家絕不是一件好事。
況且,江陵現在已經千瘡百孔,容不得再生出什麽亂子了。
沈如詩臨走之前,看見那個被喚作綠荷和百草的丫鬟跪在地上,睜着水盈盈的大眼睛滿是渴望地看着她,心裏用過一陣洪波,将這兩個可人的丫鬟也一并帶走。
“刺啦”何太守将剩下的人都封鎖在這原本熱熱鬧鬧的邢府裏面,臨走之前,何太守回頭仔細望了一眼邢府宅子,眼底流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摩挲着手上的扳指,若有所思。到處都是淅淅瀝瀝的雨,烏雲籠罩在邢府的上空,原本還是人群熙熙攘攘的邢府此刻已是落寞一片,官兵拿着條幅封在邢府的朱紅色的大門上面,墨黑色的顏色微微暈開,一個“封”字看起來實在是有些晃
得人眼疼。
別院裏面,幾個明晃晃的人影被燭光照的實在是明亮。
沈如詩身後跟着兩個才收進房裏面的丫鬟,小心翼翼跟在她的身後,不敢出半點差錯,剛才發生的事情令她們驚魂未定,現在把沈如詩當做一個活菩薩一樣。
沈如詩摸着那個孩子的頭,孩子卻是傲氣的很,一直扭着腦袋,就是不讓沈如詩碰。
沈如詩見孩子一直擰着性子,微微嘆了口氣,輕聲問道,“你是邢禮文的第幾個兒子?”
意料之中,孩子抿着嘴不吭聲,一張小臉在月光下顯得有些冷峻,對沈如詩的話置若罔聞。邢天銘原本一直心情沉重跟在沈如詩後面,面色警惕凝重,雖然是到了別苑,他卻還是怕有人會對沈如詩不利,手裏的劍握得正緊,看起來心思不在沈如詩身上,卻是聽到了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