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昏君系統第 181 章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

181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

“陛下說對了。”

郭嘉神秘一笑,說道。

“怎麽會這樣?”許風有點看不懂現在華夏的局勢了。

“沒辦法,除了項羽之外,陛下覺得,韓信和劉邦想要擴張地盤,還有其他地方可打嗎?”

“額,好像還真是。”

許風轉頭看了眼地圖。

這個時候,華夏關內之內,基本上全被他們這四股勢力占領,呈現四足鼎立之勢。

無論誰想要坐擁天下,都只能對他們其中之一下手。

無論此時許風的大秦,韓信的齊國,項羽的楚國,還是劉邦的大漢,可都不是像以前魏豹,張耳這樣的小諸侯王了。

一旦開啓戰端,就絕對沒有那麽容易取勝。

這種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結盟,先幹掉其中一個,然後剩下的再分勝負。

按理說,許風的大秦,由于歷史緣故,理應是最受人讨厭的,應該是最容易遭到圍攻的。

只不過,由于韓信和項羽無法化解的仇敵問題,以及劉邦所在巴蜀地勢的問題。

使得這兩股勢力,最想先滅掉的不是許風的大秦,反倒是項羽的楚國。

這讓許風驚喜萬分。

許風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自己再遭遇群攻。

無論是劉邦,還是韓信,亦或是項羽,都不會好對付的。

要是韓信、項羽和劉邦三人聯手,許風即便是坐擁呂布、趙雲,郭嘉和諸葛亮這等猛将和謀士,都不一定能頂住。

現在好了,韓信和劉邦都将目光,先盯在了項羽身上,都向來和他結盟,那他自然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了。

“陛下,只怕韓信和劉邦兩人,私底下也悄悄互派使者,達成盟約了。

雖說,這種盟約的約束力有限。

但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咱們三方現在對彼此都很忌憚,都不想與對方為敵。

如此一來,被孤立出來的項羽,就太顯眼了。

陛下,您看着吧,用不了多久,你就該收到韓信和劉邦一起派來的使者了。

那時候,他們就不是和你談結盟的事宜了,而是聯合攻楚的事情了。”

郭嘉抿了一口百花酒,一臉篤定的說道。

“真的假的?”

許風今日被郭嘉這一番言談,徹底颠覆了許風對當前局勢的看法。

“陛下要是不信,可以将諸葛丞相也叫來,聽聽他怎麽說,看看是否與微臣所想一樣。”

郭嘉悠哉的坐在那裏品酒,說道。

由于許風為了郭嘉的身體着想,給郭嘉執行嚴格的限酒令。

郭嘉現在每日,只有三小杯的百花酒可飲,這就造成郭嘉只能一點點的抿酒,要不然一口喝完,這一天可就都沒有了。

“來人,去傳諸葛丞相,讓他立即來見朕。”

小半日後,諸葛亮趕到鹹陽宮,許風當即将郭嘉前面所說的,轉述給諸葛亮。

諸葛亮瞥了坐在那裏抿酒的郭嘉,随即說道:“陛下,以微臣所見,郭常奉所言,與現實情況,不會有太大出入。

劉邦身邊有高人指點,讓劉邦願意放下與我們仇恨。”

聽完諸葛亮這麽一說,許風再無半點懷疑。

諸葛亮和郭嘉兩人如果一人的看法,或許會有差錯,但是要是讓他們兩人看法相同,那麽出錯的概論不大。

“那麽,兩位愛卿,如果韓信和劉邦真的聯合派來使者,要與朕聯手攻楚。

你們說,朕要不要答應?”

這點,許風真的有些猶豫不決。

現在華夏的局勢非常微妙,四足鼎立,誰都不是弱,想要成為最後的勝者,許風自認沒這個水平。

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身邊這些謀士和猛将們。

聽到許風的詢問,諸葛亮和郭嘉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答應。”

“哈哈!”

說完後,諸葛亮和郭嘉兩人相視而笑。

這兩人從一開始互相不服,互有争鋒,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雙方都被對方的才華所折服,漸漸地成為知己。

歷史上,由于才華橫溢的郭嘉,英年早逝,與後面出山的諸葛亮,并沒有交過手,更不可能有交集。

現在,許風給了他們兩個這樣相處的機會。

一個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一個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就像兩個頂級高手一樣,那麽會惺惺相惜。

當然,兩人在一些事情上,也是存在争議,畢竟兩人雖然都智謀高,但各自的觀念卻不相同。

越是向他們這種人,也是最難被其他人說服的。

有時候,兩人私下裏在一些意見分歧的事情上,彼此較勁,暗中争鬥,想要證明對方是錯的。

但好在,兩人的這種競争,是良性的。

對于兩人的這種良性競争,許風也樂見其成。

但一旦是兩人意見相同的事情,許風都會格外重視。

而現在,對于聯合韓信、劉邦,共同攻楚的這件事上,兩人竟然意見一致。

這讓許風十分不解,許風想不出,如果滅掉項羽,對大秦有什麽好處,為什麽能讓諸葛亮和郭嘉都贊成呢。

“兩位愛卿,朕還是不解,你們誰能給朕解惑啊!”

許風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直接對兩人問道。

“哈哈,陛下,還是讓微臣來吧。”

諸葛亮上前一步,說道。

風頭都不能讓郭嘉一個人搶了,不是!諸葛亮此時心裏這般想道。

“丞相請說。”

許風坐直身子,認真聆聽。

“陛下,想必奉孝之前也跟你說清楚了。

韓信和我們聯盟,主要是因為他與項羽的矛盾不可緩解,只能和我們結盟。

而劉邦這邊,之所以甘願放棄和我們的仇恨,選擇和我們結盟。

則是因為巴蜀地勢所限,劉邦往北攻略,無比困難,反而是往東出擊。

東面大片的楚地,可以任由劉邦占領,有利于劉邦迅速增強實力。”

“嗯,這點奉孝之前說了。”

許風點點頭。

“那麽,想必讓陛下疑惑的,是為什麽我和奉孝,都同意讓陛下聯手漢、齊,攻伐項羽。

其實很簡單。

現在,難得韓信和劉邦,都想先對付項羽,反而沒将我們大秦列為首要大敵。

這不符合陛下的心意的。

韓信和劉邦兩人,地盤不接壤,又沒有歷史仇恨,他們的結盟是必然的。

如果陛下不和他們聯合攻楚,總比讓他們掉過頭來,聯合項羽攻打我們好吧。”

諸葛亮對許風解釋道。

“也是啊!”

許風聽後,微微點頭。

“不對。”但随即,許風又搖頭。

“可是丞相,怎麽看,朕真要是和韓信、劉邦二人聯手,滅掉了項羽,對我大秦好處不大啊!

咱們的大秦的地盤,此時主要是西北黃河一帶,項羽的地盤集中在吳越一帶。

如果項羽真的被滅了,他們的地盤恐怕都會被韓信和劉邦兩人瓜分,咱們什麽都難得到啊!

這種賠本的買賣,朕可不幹!”

許風搖搖頭,說出自己的想法。

“哈哈,陛下,做大事者,可不能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不過,陛下所慮,也的确沒錯,好處當然不能讓韓信和劉邦兩人占了。

陛下似乎沒聽明白微臣所言,微臣只是說,讓陛下聯合漢、齊,共同攻楚。

微臣和從沒說過,讓陛下一定要滅掉項羽啊!”

這個時候,諸葛亮的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

“你的意思是……”

這個時候,許風終于明白過來諸葛亮和郭嘉的意思。

“你們這些謀士,果然是陰險。”

随即,許風看向郭嘉和諸葛亮二人,微笑着說道。

“哈哈,陛下,借你以前說過的一句話,‘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

這個時候,郭嘉放下酒杯,看着許風,說道。

“哈哈,郭嘉,你倒是把朕的話記得很清楚嗎?

好,今天朕心情好,今晚陪你和幾杯,丞相也一起吧。”

許風心情大好,對郭嘉說道。

“真的,陛下聖明。”郭嘉頓時激動起來。

“陛下,微臣那裏還有很多政務要處理,就不陪你和奉孝了。”

諸葛亮想請辭,但卻被許風攔住。

“丞相,政務那天都會,今天朕準許你請假一次。

朕也不能把丞相給累壞了,否則日後誰替朕打理江山呢。

來,今晚咱們一醉方休。

所有人都出去。

金大,守住宮門,沒有誰也不允許進來。”

許風對金大下達命令,清退了宮殿內所有的太監和侍女。

許風非常清楚諸葛亮的脾性,他和郭嘉不同,對于君臣之禮太過看重。

要是有這麽多太監侍女在,是絕對不可能與許風對坐飲酒的。

“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只有遵命了。”

諸葛亮看到這次自己是真走不了,索性就同意下來。

“陛下,別和孔明磨蹭了,他不喝,微臣和陛下和,一醉方休。”

郭嘉站起身來,一臉的急切,就差流哈喇子了。

這段時間,着實将他憋壞了。

“哈哈,奉孝,就你急。”

很快,就有侍女将一壇醇香的百花酒送上來,君臣三人把酒言歡。

時間轉眼過了半個月,時間來到了秦二世六年九月初。

這一天,許風收到彙報,得知韓信和劉邦兩人派出的使者,竟然一同來到鹹陽,要面見他。

“還真的來了。”

許風收到彙報後,不由得一笑,還真應了諸葛亮和郭嘉的猜測。

“召集百官上朝,傳兩位使者。”

許風召見了劉邦和韓信聯合派人的使者。

“漢使陳平(齊使旬谕),參見大秦皇帝陛下。”

“哈哈,兩位使者,請平身。”

許風眼睛不由得,在這次來得漢使陳平身上,多看了幾眼。

“沒想到,這次劉邦竟然将陳平都派來了。”

許風在心裏想着,他可是知道,陳平是劉邦身邊非常器重,極富謀略的文臣,地位也就僅次于張良和蕭何。

這次劉邦竟然将陳平派過來,多半是為了說服許風出兵攻楚的。

“兩位使者,這次來鹹陽,所為何事啊?”

許風笑着問道。

“陛下,這次我和齊使是奉我們兩位主公之命,特來向陛下發出邀請,希望陛下可以出兵,與我們共伐項羽。

這幾年,項羽窮兵黩武,四處發動戰争,弄得民怨四起……”

接着,陳平就大義淩然的,對項羽進行了一系列批判,簡直将項羽形容成了十惡不赦,人神共憤的屠夫,不除之,天地難容一般。

“巧舌如簧!”

聽到陳平滔滔不絕,對項羽一連串的批判時,許風在心裏發出冷笑。

“這是齊王和漢王的意思嗎?”

陳平說完後,許風眼睛掃過陳平和他旁邊的齊使旬谕,說道。

“是的,陛下,這也是我家主公的意思。

我家主公已經與漢王達成了盟約,共同伐楚,希望陛下也能加入我們,共伐暴楚。”

旬谕此人也不簡單,說起這樣不要臉的話來,臉不紅氣不喘的。

當初,項羽讨伐大秦,也是稱呼大秦為‘暴秦’,結果現在,他也被人家稱為‘暴楚’了。

這個時候,許風真的很想讓項羽在這裏,不知道項羽聽到陳平前面對他的批判後,會是怎樣的反應。

“諸位愛卿,兩位使者的話,你們也聽到了,你們有什麽想說的。”

許風沒有急着回答陳平,而是對大殿內衆多秦朝大臣,問道。

頓時,大殿上不少大秦官員紛紛彼此低聲交談。

“陛下,微臣反對。”

很快,大殿內一個官員站出來,大聲喊道。

這名秦官乃是一名儒生,是這兩年投奔大秦的衆多儒生中,比較受許風看重的,此時已經做到了仆射之位。

這個時候的大秦境內,入朝做官的儒生數量,已經有近百人。

要是算是那些沒有做官的儒生,此時在大秦境內的儒生,足有上千人之多。

甚至還有幾位儒學大家,都搬到了關中,在這裏開學授課,帶來了大批的學生徒弟。

儒家也不傀為諸子百家之首,在這個時代,儒家的學子,真的比其他諸家學派都要多。

現在,随着儒家諸多學子入秦為官,也沖擊了原本大秦數量最多的法家官員。

兩派私下裏,沒少争鬥。

現在在大秦,法家主要負責刑罰,考核等職責,儒生大部分都是負責內政管理等事宜。

兩派雖然暗中有争鬥,但都在可控範圍之內,沒有走出太出格的事情。

這點許風也就默認了,手下人不能太和睦,不然當權者就該睡不着覺了,适當的争奪是必要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