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昏君系統第 75 章 偃旗息鼓,劉邦撤軍

75偃旗息鼓,劉邦撤軍

随後兩日,許風在函谷關犒賞三軍,同時暗中派出探子,打探敗退離去後項羽的動靜。

許風擔心項羽會不甘心這次失敗,卷土重來,他可不能大意。

而幾日後,率軍撤到雒陽的項羽,也是不斷派出斥候,打探函谷關方向秦軍的動靜。

項羽在得知函谷關的秦軍,并沒有大舉東出的跡象後,也是長松了一口氣。

其實,許風這邊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項羽這個時候,一堆麻煩事。

他一邊忙着重整麾下人馬,重聚人心,一邊還要應付楚懷王派人的責備等事情,哪有精力再進攻函谷關。

重要的是,經過這一次大敗,項羽聯軍當中,很多六國殘餘勢力首領,也都損兵折将,都忙着打自己的小算盤。

這些人對于項羽的命令,也沒以前那麽遵從了,都在想方設法壯大自己的實力。

于是乎,函谷關一戰後,秦軍沒有趁勝追擊,項羽忙着在雒陽重整旗鼓,雙方都偃旗息鼓下落,東面竟然變得平靜下來。

但就在這個時候,西面鹹陽這邊,卻不平靜。

就在函谷關這邊,秦軍大破項軍,獲得空前大勝的時候。

二十七日,劉邦也率領七萬大軍,兵臨鹹陽城下,在勸降無果後,劉邦果斷下令攻城。

這個時候,鹹陽城內,只有不足三萬秦軍了,但好在他們有高大的城牆依托。

再加上,鹹陽城內秦軍的手上,此時有少量床子弩和大量青銅臂弩。

這些弩機守城效果極佳,對于攻城的劉軍士卒殺傷巨大。

于是,劉邦領軍強攻了鹹陽城兩日,都沒攻進去,劉邦只得放棄攻城,改為圍困。

不過,也就在劉邦剛剛停止強攻鹹陽的時候,他們也受到了項羽在函谷關慘敗的消息。

當劉邦、張良等人,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大為驚訝,難以置信。

“怎麽可能項羽麾下不是四十多萬大軍嗎秦軍的主力軍團不是早就被項羽消滅了嗎

這種情況下,項羽怎麽可能在函谷關戰敗

難道真的是胡亥那個昏君,之前率領的幾萬秦軍趕到函谷關,然後擊敗了項羽四十萬精銳

開什麽玩笑。”

劉邦坐在帥帳內,此時一臉不相信的神情,高聲說道。

劉邦當然不能相信這個消息了。

要知道,項羽麾下這四十多萬大軍,可是當初覆滅王離的二十萬長城軍,以及章邯的三十萬刑徒軍,這兩支秦軍主力軍團的。

即便是劉邦也心裏,也曾經無數次嫉妒過項羽,麾下能掌握如此一直龐大,精銳的人馬,已經有了問鼎天下的實力。

而秦軍這邊,滿打滿算也就能再湊出十萬人馬,由一個昏君親自統領,在劉邦看來,十個胡亥也不是項羽的對手。

本來劉邦覺得,項羽攻破函谷關,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所以,他才會如此着急的領軍從漢中殺到關中,急着攻克鹹陽,就是為了贏得關中王。

可現在,他們收到的消息,卻是告訴他們,項羽在函谷關慘敗了,這就好比有人告訴他們,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一樣。

“這事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不知道這個消息來源可靠嗎”

蕭何也和劉邦抱有同樣的想法,說道,然後将目光看向張良。

劉邦這邊的情報工作,一直都是張良負責的,劉邦麾下的斥候,哨探們,都歸張良管轄。

張良感受到了蕭何的目光,開口說道:“消息來源沒錯,這個消息多半是真的,我已經讓人再次确認了,很快就會有新的消息。”

張良的話說完後,帥帳內頓時陷入了安靜,衆人全都神色凝重。

因為,不管是劉邦,蕭何,還是張良,都明白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意味着什麽。

項羽在函谷關戰敗後,直接将影響他們這邊的戰事。

畢竟,秦軍在函谷關擊敗項羽,随時便可以回援鹹陽。

到時候一旦秦軍回援,就不是他們進攻不進攻鹹陽城的問題了,而是他們能不能順利撤回漢中的問題了。

“他奶奶的,項羽那厮也太不中用了,怎麽就被胡亥那個昏君給打敗了呢”

樊哙氣鼓鼓的說道。

“沛公,如果這個消息屬實,距離秦軍在函谷關擊敗項羽,已經過去三天了。

恐怕此時,在咱們收到這個消息的同時,函谷關那邊的胡亥,也該收到咱們打到鹹陽城下的消息了。

如果胡亥領軍回援鹹陽,咱們攻克鹹陽的時機,已經喪失了。

咱們恐怕得撤軍了。”

這個時候,曹參站出來,對劉邦提議道。

“什麽撤軍曹參,你說什麽胡話呢。

咱們這次從漢中打過來,費了多大力氣,死掉了多少将士,你難道不清楚嗎

現在灌嬰和王陵還躺着養傷呢,你現在竟然要沛公撤軍,你對得起灌嬰他們嗎

曹參,你這個膽小鬼,算俺看錯你了,你要是害怕了,你想走,就自己走。

俺們可不怕秦軍,胡亥那小兒要是敢領軍回來,正好連他一起解決了。”

聽到曹參竟然提議劉邦撤軍,樊哙直接怒了,站起身來對着曹參一頓臭罵。

看着樊哙對自己撤軍的提議如此不滿,對着自己破口大罵的樊哙,曹參也不由得苦笑,并沒有對樊哙的辱罵生氣。

此時的劉邦也是猶豫不決,說實話,對于樊哙的話,劉邦非常的認同。

他們這一次為了打到鹹陽城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現在讓他們就這樣灰溜溜的撤軍離開,劉邦心裏不甘心。

但如果不撤軍離開,繼續待下去,也很有可能會像曹參說的那樣。

等胡亥領軍從函谷關回援,到時候他們想走恐怕都走不了。

這讓劉邦此時心裏十分糾結,不知道該如何抉擇,只好看向一旁的張良,開口問道:“子房,你看現在該如何是好”

“沛公,子房這裏有險中求勝,和穩中求勝,兩個提議供給您選擇。”

“奧險中求勝怎麽說,穩中求勝又怎麽說子房,詳細說來。”

劉邦聽到張良這麽說,也打起精神,準備聽張良如何解釋。

“沛公,所謂的險中求勝,便是不撤軍,而是趁機領軍西去,在秦軍返回函谷關的路上設伏,伏擊從函谷關返回鹹陽的秦軍。

胡亥此時在函谷關擊敗項羽,等他收到咱們兵臨鹹陽城下的消息,他絕對回立即領軍回援。

鹹陽城是他的根基之地,胡亥絕對不會不管的。

而我們如果能在他們回來的路上,伏擊擊敗胡亥,甚至将其生擒,那麽鹹陽自然到手,到時候大秦也将亡于沛公之手。

甚至,到時沛公聲望必将大噪于天下,甚至超過項羽,那時沛公登臨關中王,将是必然之事。”

劉邦此時聽着張良這麽說完後,也是兩眼直冒精光,顯然十分的心動。

不過,很多張良就給劉邦澆了一盆冷水。

“不過,此計最大的弊端,便是風險太大,良估計成功的幾率,不會超過五成。

而一旦失敗,我們面臨的可能就是徹底覆滅。”

原本十分心動的劉邦,聽到張良後面這番話後,心頭的火熱,直接被澆滅了。

劉邦本來就不是這種,喜歡铤而走險的人,他還是喜歡謀定而後動。

再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劉邦膽量不夠,不敢用這麽兇險的計劃。

這要是換做是項羽,或許真就敢這麽幹了。

“那子房,穩中求勝之計呢”劉邦看向張良,問道。

聽到劉邦這麽問,一旁的蕭何、曹參兩人,心裏都長松了一口氣。

兩人熟悉劉邦的性格,知道他這麽問,基本上就等于放棄了張良的這個險中求勝計劃。

說實話,兩人對于張良提出的這個險中求勝計劃,也是非常不贊同的,實在是太冒險了。

“沛公,至于穩中求勝計劃,就是曹參将軍剛才說的,領軍回漢中,繼續積蓄力量,日後再做圖謀。”

“真的只能撤軍嗎”

“除此,良真的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繼續留在關中,對咱們大軍确實太危險了。

咱們現在手裏的大軍,基本上是咱們的全部家底了,如果損失掉,恐怕到時候咱們連漢中都占不了了。

沛公,您三思吧。”

張良的話語中,此時明顯也是傾向于,讓劉邦撤軍回漢中。

“哎,既然如此,那就聽子房的吧。

蕭何,你立即安排下去,讓将士們修整一日,再派出一支人馬到渭水邊收集木筏,明日咱們撤軍。”

劉邦嘆息一聲,還是選擇聽從張良和曹參的提議,打算撤軍了。

“諾,沛公。”

就在劉邦這邊,已經決定撤軍的時候,鹹陽城內的諸葛亮和王勇,也同樣收到許風在函谷關擊敗項羽的消息。

“哈哈,陛下在函谷關擊敗了項羽,咱們鹹陽城的危機,便化解了。”

諸葛亮笑着說道。

“丞相,你的意思是說,城外劉邦的叛軍,也得知陛下在函谷關擊敗叛賊項羽的消息後,會主動撤走”

王勇也聽出來諸葛亮的話外之音,問道。

“嗯。”諸葛亮點點頭。

“丞相,不能讓劉邦這些叛逆,就這麽輕松的撤走了,咱們得想想辦法,不讓他們撤走。

等陛下領軍殺回來,徹底殲滅劉邦這些叛賊。

丞相,不如就讓我率領一萬士卒出城,阻止劉邦叛軍撤退吧。”

此時,王勇有些激動,不想讓劉邦撤走,對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搖搖頭,道:“太尉不要沖動,現在對咱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留下劉邦這些叛軍,而是守住鹹陽,确保鹹陽萬無一失。

你就算率領一萬士卒出城,恐怕也很難阻止劉邦撤走,弄不好還有被覆滅的危險。

要知道,劉邦軍中可有個張良,這是個厲害的對手。

他一定想到了咱們可能會出兵阻撓他們的撤軍,甚至會就此設下陷阱,等你們去鑽。

一旦損失一萬士卒,咱們鹹陽城再被劉邦大軍強攻,恐怕在陛下領軍回來之前,就會被攻破。

那到時候,咱們可就辜負陛下的托付了。”

諸葛亮的性格謹慎、從不冒險,自然也就不會同意王勇的這個提議。

“好吧,那就聽丞相的吧。”

王勇被諸葛亮這麽一說,也被勸服了,放棄了這個念頭。

而這個時候的許風,還真在領軍返回鹹陽的路上。

許風在函谷關犒賞将士結束後,就收到了鹹陽過來的士卒,得知了劉邦已經渡過渭水,進攻鹹陽的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的許風,自然在函谷關待不住了。

他留下李由率領五萬秦軍将士,繼續留守函谷關,替他守好關中的東大門,然後自己領軍返回鹹陽。

他先讓趙雲,率領呂布麾下的五千騎兵,之前戰鬥損失兩千騎,返回鹹陽,自己率領一萬秦軍緊随其後。

到了十二月一日,劉邦領軍從鹹陽城外撤走,到渭水準備渡河的時候,趙雲率領的騎兵,已經抵達鹹陽城下了。

趙雲收到劉邦撤軍的消息後,直接帶着五千秦軍騎兵,殺奔到了渭水河岸。

但可惜,等趙雲到的時候,劉邦已經領大軍渡過了渭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